元
旦
2023-01-01
新年已至,万象更新
元,谓“始”,凡数之始称为“元”;旦,谓“日”;元旦”意即“初始之日”;古人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。在这一天里,普天大庆,赋诗唱和。唐太宗便有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《除夜》: “岁阴穷暮纪,献节启新芳。冬尽今宵促,年开明日长。冰消出镜水,梅散入风香。对此欢终宴,倾壶待曙光。” 正如诗中所言,我们的2022年“冰消出镜水,梅散入风香”,影响了三年之久的新冠肺炎疫情,已进入到全面抗疫的关键时刻,相信我们将最终战胜疫情!二十大强国惠民的善政香满人间,希望的阳光普照未来,疫情散尽,2023我们一起“倾壶待曙光”。
提到“倾壶待曙光”,我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,每逢佳节都是少不了的主角。古人云,“非酒器无以饮酒,饮酒之器大小有度”。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,千姿百态。元旦佳节,我们带您走进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,透过跨越千年的精美酒器感受我国古代先民的劳动智慧。
一

砗磲兽头角杯
砗磲兽头角杯用整块砗磲雕成,高7.6厘米,口径4.9-7.3厘米,口缘厚0.4厘米,中间凿空成犀牛角的形状。工匠综合运用各种雕刻技巧,勾勒出瑞兽的形体轮廓,在瑞兽背部琢出器形后加以抛光,不加任何纹饰,保留了砗磲所具有的天然纹理。该藏品展示出辽代制作工艺、装饰风格以及民族文化的特点,也反映出了古人对稀有砗磲用品的喜爱。
二

砗磲龟首花口杯
该藏品为元代砗磲龟首花口杯,保存完好。呈白色,略带有黄色包浆。杯为花口,侧腹壁上有高浮雕杯首,双目圆睁,口下撇,颈纹明显,后有圆方形扁把手。杯身可见横棱圆圈足。器形较小,主体形象生动。
三

单耳与双耳杯
单耳与双耳杯,白色,杯体圆形,直口微移,斜腹,圆底近平。双耳相对,人口饮处外凸,近似半圆形,在既可作流又可作耳,单把杯在口饮处下刻一处凸出的单耳,器外壁体磨光无纹。
四

大汶口文化杯
该藏品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砗磲杯,呈黄褐色,单耳,杯身呈椭圆筒状,两端口径不一,上大下小,上端边缘较钝,器表琢磨平滑,但经岁月侵蚀已无光泽,内壁有直线或弧线磨痕,杯底部一侧有少许麻点和小凹坑,整体保存基本完好。
《海药本草》中记载:砗磲有镇心、安神、凉血、降压之功效,以砗磲制食用器皿,长期使用,能稳定心率、护体康健。更有文学家曹植作《车渠碗赋》来称赞砗磲贝石的珍奇华美。可见古人对稀有砗磲用品的喜爱。
车渠碗赋
曹植
惟斯碗之所生,于凉风之浚湄。采金光之定色,拟朝阳而发辉。丰玄素之暐晔,带朱荣之葳蕤。缊丝纶以肆采,藻繁布以相追。翩飘飖而浮景,若惊鹄之双飞。隐神璞于西野,弥百叶而莫希。于时乃有笃厚神后,广被仁声。夷慕义而重使,献兹宝于斯庭。命公输之巧匠,穷妍丽之殊形。华色灿烂,文若点成。郁蓊云蒸,婉蜒龙征,光如激电,影若浮星。何神怪之巨伟,信一览而九惊。虽离朱之聪目,内炫耀而失精。何明丽之可悦,超群宝而特章。俟君子之闲燕,酌甘醴于斯觥,既娱情而可贵,故永御而不忘。
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,在这漫漫的征途中,古代先民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,制作做了各式各样的精美酒器,这些璀璨的历史瑰宝,无不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,展示着古人非同寻常的创造力。
愿新年胜旧年
欢愉且胜意
万事尽可期